中元习俗
传统典籍中记载,主管中元节的是”赦罪地官“,在此期间主动反省自己的错误,改正缺点,应当是最佳的时机。 历史上,民间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起就有开启鬼门的仪式,直到七月底关闭鬼门止,同时在处暑前后会有很多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,俗称为“七月半”或”中元节”。 另外,还有“七月半,鬼下畈”的说法。古代在此期间,家庭及宗亲都会抓住时机举行家祭和族祭,而在民间则会举行非常隆重的普度布施活动。 相传普度活动从开鬼门开始举行,包含唱经、放焰口、竖灯篙、放河灯等系列活动,招孤魂野鬼等进行超度,以积攒公益福德。
点普渡公灯
在旧历的七月初一日子时(23:00)开始,庙宇辖境的各家人士点亮灯火,号曰“普渡公灯”。为普渡公(大士爷)与众家好兄弟指引方向,享用香火。灯火两侧或有设造型者、贴对联者,如:“金莲灯前闻泣夜,盂兰会上救升天。”
请斗灯
斗灯又称元神灯,相应于天上星斗,代表各信众的元神,有趋吉避凶的功能。一般在米斗内置白米(大地生生不息)、凉伞(苍天作育万物)、铜镜(照妖)、宝剑(诛妖)、剪刀(翦除怪物)、尺(测量)、秤(权衡)、油灯(光明)、铜钱(富贵)等法器,希望祈福避邪。斗灯象征吉利长存,护佑平安,薪火相传。
跳钟馗
祭祀讲经既毕,或请道士、艺师扮演驱魔真君钟馗,是谓“跳钟馗”。有人则是请艺师操控钟馗之傀儡,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,请众家好兄弟赶紧回返阴间,勿再逗留于人世。今日台湾,八家将与官将首等阵头十分盛行,也有请八家将、官将首等出阵,以替换“跳钟馗”的仪式。
民间禁忌
在我国古代,7月15是中元节,俗称鬼节。自宋代延续至今,不同地方的中元节已然不再是统一的在7月15这一天,而是在7月11到7月15。而不同的地方却有着相同的鬼节禁忌。
床头挂风铃
风铃的声音很特别,很多人都喜欢,而鬼兄弟同样喜欢这样的声音。传说如果在床头挂风铃的话,很容易招来鬼兄弟,而顺道的,他看到熟睡的你会做出些什么来都是情不自禁。
夜游
八字轻的人在鬼节这一天千万不要夜游,因为这一天鬼门关大开,幽魂孤鬼都出来游荡,如果让他看到了阴气沉重的你,说不定会把你误认为是同伴,将你邀请回家做客。
非特定场合烧冥纸
冥纸是烧给鬼兄弟的,金纸是烧给神的,在鬼节这一天大多数人们都会提前为路过的好兄弟烧些纸钱,然后等到隔天再来收拾残局。因此,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,通常都会同意时间同一地点,千万不可以在非特定场合时间烧冥纸。